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 胃鏡 )是由口腔放入含有照相功能的一條細管,經食道、胃部,到達十二指腸;藉以觀察食道、胃部及十二指腸的健康狀況,以達到診斷和治療目的。
為什麼要做上消化道內視鏡?
- 診查目的
 - 瞭解上腹痛、解黑便、嘔吐的原因
 - 胃潰瘍的追蹤
 - 診斷幽門桿菌
 - 懷疑消化道化學物質灼傷的診斷
 - 治療目的
 - 治療胃或食道出血,包括潰瘍或是靜脈曲張出血的止血
 - 瘜肉切除
 - 取出食道或胃內異物
 - 擴張上消化道的狹窄處
 - 切除可疑或確定的黏膜病灶
 - 置入支架保持腸胃道暢通
 - 胰臟偽囊腫內容物的引流
 
 
檢查治療前應注意什麼?
- 檢查治療前請詳讀同意書及說明書。
 - 若為上午檢查者前一晚午夜 12 點後禁食;下午檢查者早餐後禁食 ( 至少禁食 8 小時,包含水和食物 )。
 - 若為麻醉性上消化道鏡檢,務必禁食、禁水 8 小時,以利麻醉進行。
 - 若有藥物過敏、使用抗凝血劑或血小板抑制劑、青光眼、攝護腺肥大、心臟病、心律不整、裝有人工瓣膜、人工血管、心律調節器、懷孕、特異體質、愛滋病或其他傳染病者,請先向醫師報告。
 - 進入檢查室時,請取下活動式假牙及眼鏡。
 
該如何配合胃鏡檢查?
- 檢查前技術師依醫囑給予口服消脹氣胃乳、喉頭噴局部麻醉劑,注射抑制腸胃蠕動藥物,以減少胃及十二指腸裡的氣泡、降低腸胃蠕動,減輕您檢查過程中疼痛或不適。
 - 於檢查台上左側躺,口含口咬器,醫師開始放入胃鏡時,配合醫護人員指示,應全身放鬆,使胃鏡順利通過喉嚨進入食道。過程中配合深呼吸,不要吞口水,讓口水自然流出,以免嗆到,以利檢查的進行。
 - 診斷性檢查過程時間約 8 ~ 10 分鐘,若需進行各項的治療性檢查,依不同處置內容,所需時間會延長。
 
檢查治療後應注意什麼?
- 一般情況下,檢查後半小時,可以先喝少許的開水,不會嗆到後即可開始進食,若為出血或有做治療處置者,則需依照醫師的囑咐進食。
 - 若有輕微喉嚨痛的情形,1 ~ 2 天會自動緩解。
 - 檢查後若出現嚴重腹痛、發燒、畏寒、解黑便、解血便、吞嚥困難等情形,應立即返院就診;住院病人則應馬上告知醫護人員。
 - 接受瘜肉切除者三天內應採軟質飲食(如稀飯、麵條、白 吐司、豆腐、蒸蛋、魚肉等),避免高纖食物(如蔬菜、水果、竹筍、鳳梨等),亦避免食用生食及刺激性食物。
 - 施行治療性檢查後 1 週內,勿做劇烈運動,尤其是腹部用力的動作(如打球、游泳、搬運重物等)。
 
若您發生以上任何不適情況,請立即回內科部消化系門診或逕赴本院急診就醫治療、通知醫護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