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

AboutUs

:::

AI輔助急性心肌梗塞臨床決策支持系統與AIoT遠距應用 (智救心)

AI輔助急性心肌梗塞臨床決策支持系統與AIoT遠距應用 (智救心)

心臟病是台灣第二大死因,也是全球多數先進國家的前三大死因,其中急性心肌梗塞尤為嚴重。根據健保署2018年統計,當年有4.8萬人因心肌梗塞就診,且每8位病人中就有1位未滿50歲。面對最危急的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STEMI),國際醫療準則建議從病人抵達急診到完成心導管氣球擴張(Door-to-balloon time,D2B)的時間應在90分鐘內。然而,由於部分病人症狀不典型,加上未能即時判讀心電圖,常導致錯失黃金救治時機。

圖一、根據研究,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及早打通阻塞冠狀動脈能顯著降低死亡率

(JAMA, 2005;293:979)

為解決此問題,本院人工智慧中心與心臟血管中心合作開發了「智救心:STEMI院前遠距輔助診斷系統」。此系統結合QT medical公司的PCA 500可攜式心電圖儀器,讓救護技術員在第一時間抵達現場時,就能在救護車上進行AI判讀,並將心電圖和分析結果即時傳送給心臟科醫師查看,為搶救生命爭取寶貴時間。模型表現優異,準確度達99.7%。

圖二、透過雙層的LSTM模型進行心肌梗塞診斷,搭配ASAP分數篩選不典型症狀的病人,精準及早診斷急性心肌梗塞病患

「智救心」系統自2021年6月 起在台中、南投52個消防分隊實施,已協助超過800位救護車上的病人,成功識別36位STEMI危急個案。實施AI分類系統顯著減少了D2B時間,增加了急診室內D2B時間少於90分鐘的比例。

圖三、導入智救心後,縮短院前診斷至心導管手術處置的時間,以此案例僅需12分鐘


此外,本院與澎湖縣政府進行策略聯盟合作,將智救心系統導入澎湖縣消防隊與衛生所組成的「菊島守心鏈」,協助第一線醫護人員加速緊急通報流程。


  圖四、智救心(AMI院前救護)合作鏈
 

論文

 

獲獎

2020年第17屆國家新創獎、2022年台北生技獎-跨域卓越獎銅獎、2023年金漾獎佳作及國際級HIMSS戴維斯卓越獎,2024年獲得HIMSS數位健康指標全球最高成績。

專利取證

2021年 TFDA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之醫療器材(衛部醫器製字第007343號)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