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Message

:::
2019/11/25

羽球運動 常見下肢傷害的中醫治療與保健

撰文.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傷科 葉祐安醫師

臺灣球后戴資穎持續在國際發光發熱,賽場上,她的步伐輕快,球路多變,擅長使用假動作,往往打亂對手節奏而得分,讓人看得大呼過癮。羽球是國人熱愛的運動之一,然而若是運動前的暖身或伸展不足,貿然地快跑、急停或跳殺,這些動作都很容易造成運動傷害。

羽球運動 常見下肢傷害的中醫治療與保健

羽球運動屬於非接觸性的運動項目,除了雙打比賽可能因為與隊友默契不足產生身體碰撞之外,運動傷害主要來自於球員本身對羽球的動作技巧及負荷能力,包括運動過程中不當的擊球姿勢,以及反覆持續的動作造成肌腱、肌肉及關節的過度負荷等。根據統計,打羽球容易受傷的部位以下肢為多,其原因與中醫療法,就腳踝與膝蓋部位分述如下。

腳踝

受傷原因

繁複的腳步移動、落地時重心不穩,或是腳步未朝正確方向跨步,都可能導致踝關節扭傷。另外,反覆跳躍衝刺易使腳踝的阿基里斯腱發炎,若是賽前熱身、伸展不足,甚至會造成跟腱斷裂。

中醫療法

中醫對單純的韌帶扭傷或韌帶撕裂,可進行理筋治療,緩緩作踝關節的背伸、蹠屈、內翻與外翻等動作,然後兩掌心對握,將內外踝輕輕按壓,有散腫止痛的作用。瘀腫嚴重者則不宜施以重手法,可進行穴道按摩,並由上而下理順筋絡。急性期使用外敷金黃散以清熱止痛消腫,再以彈性繃帶固定患肢。慢性期則加強推拿整骨,將錯位的小關節整復,並搭配針灸、蒸氣薰洗等治療。

對於反覆奔跑、過度跳躍、反覆牽拉和摩擦所引起的跟腱發炎、跟腱部分撕裂或是跟部滑囊炎,可在腫痛部位及周圍先輕輕的按壓、揉摩,使氣血流通,並在小腿腓腸肌、比目魚肌揉摩,使肌肉鬆弛。

內服中藥部分,疏經活血湯、當歸拈痛湯、四妙勇安湯、身痛逐瘀湯等方劑,具有疏經活血、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等功效,可視情況搭配使用。

腳踝保健止痛的穴道

在腳踝損傷後期,可點揉下列穴道(圖1、圖2、圖3)止痛保健,若附近有僵硬的筋結或者壓痛點,也可輕輕揉開:

丘墟穴: 位於腳背,外踝前下方,伸趾長肌腱外側。主治外踝疼痛。

商丘穴:位於腳的內踝前下方凹陷處,脛骨前肌腱內側。主治內踝疼痛。

解谿穴: 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位於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主治腳踝關節前側疼痛。

崑崙穴: 位於腳的外踝後方,腳踝外側尖端與跟腱中間凹陷處。主治外踝疼痛及跟腱外側疼痛。

太谿穴: 位於腳的內踝後方,腳踝內側尖端與跟腱中間凹陷處。主治外踝疼痛及跟腱內側疼痛

腳踝保健止痛的穴道

​​膝蓋

受傷原因

膝蓋是負重較大的關節,主要由脛骨平台和股骨相接,需要關節內的十字韌帶及周圍的肌肉、韌帶、關節囊來支持其穩定度。打羽球在起跳、急停、蹬地、變換方向或來回跑動時,需要膝關節的支配和協調,當關節處於半屈曲或旋轉體位,穩定性相對較弱,容易出現過度的內外翻或內外旋,除了嚴重者會因突然強力的扭轉造成十字韌帶斷裂之外,大部分是慢性累積的傷害,例如髕骨肌腱炎、膝部內側副韌帶或外側副韌帶炎、膝部半月板磨損等。

髕骨肌腱炎

髕骨肌腱位於髕骨下端到脛骨粗隆之間,是股四頭肌連接到脛骨的延續,主要是因為長期的重複拉扯及過度的使用或拉力過大,導致膝關節肌腱的慢性發炎。當肌腱發炎或有病變時,通常在跳起落地或膝蓋彎曲蹲下時,髕骨下緣會有疼痛反應。炎症初期應避免直接按摩肌腱,可在股四頭肌及腿後肌群施與局部摩、擦、按法,待疼痛及發炎減輕,適度加強股四頭肌及腿後肌的訓練來提升膝蓋關節的穩定和肌肉的強度。

膝部側副韌帶損傷

側副韌帶損傷多有膝關節屈伸功能障礙。內側副韌帶損傷,在股骨內上髁有壓痛點,膝外翻試驗陽性(圖4);外副韌帶損傷,壓痛點在腓骨小頭或股骨外上髁,膝內翻試驗陽性。輕微發炎者,可利用屈伸、旋繞關節法恢復輕微的錯位,並舒順捲曲的筋膜,但手法不宜多做,避免加重損傷。韌帶部分斷裂或嚴重者,應固定膝關節屈曲20-30度,持續3-4週,並加強股四頭肌的鍛煉,待解除固定後,要練習關節的屈曲活動;韌帶完全斷裂者,建議先接受修補手術,再進行功能鍛煉。

膝外翻試驗
圖4:膝外翻試驗:
以右膝為例,測試者將受試者膝蓋近端朝內側施力、膝蓋遠端朝外側施力,如此牽拉內側副韌帶,若產生疼痛為陽性反應。相反動作則為膝內翻試驗。

膝部半月板損傷

半月板損傷多有明確的外傷史,傷後膝關節會發生劇烈疼痛、關節腫脹,屈伸功能障礙等症狀。急性損傷者,可按摩痛點,徐徐屈曲關節並內外旋轉小腿,然後伸直患膝使局部疼痛減輕,利用夾板限制膝部活動及禁止負重,持續3-5天,待腫痛稍減即進行股四頭肌鍛煉,3週後解除固定,練習關節伸屈活動及步行。

慢性期的主要症狀是膝關節活動時會疼痛,行走和上下坡時比較明顯,屈伸關節可能有彈響聲或在行走時突發劇痛,膝關節不能伸屈,即「交鎖徵」,將膝蓋稍作晃動或按摩2-3分鐘即可緩解並恢復行走能力。慢性期可在關節邊緣或痛點周圍推揉拿捏,促進局部氣血流通。

膝蓋保健止痛的穴道

在膝蓋損傷後期,點揉下列穴道(圖5、圖6)可保健止痛:

犢鼻穴: 膝部屈膝時,膝蓋髕骨外下方與與脛骨形成的凹陷處。

膝眼穴: 膝部屈膝時,膝蓋髕骨內下方與與脛骨形成的凹陷處。

鶴頂穴: 在膝蓋上部,髕骨底中點上方凹陷處。

陰陵泉: 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處

陽陵泉: 小腿外側部,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膝蓋保健止痛的穴道

參考資料:

1. 郭名集,認識與預防羽球運動傷害,輔仁大學體育學刊第六期,2007年5月
2.吳勝賢,中醫傷科學,弘祥出版社,2004年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179期

相關文章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