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Message

:::
2017/12/14

吃得隨興動得少 第2型糖尿病來敲門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新陳代謝科 詹婷如衛教師、陳清助主任

「醫師說我有糖尿病,可是我生活很規律,也沒有常常喝含糖飲料,為什麼會得到糖尿病呢?聽說糖尿病最後都要打胰島素跟洗腎,這是真的嗎?」這名年逾5旬的男士焦慮不安的問,看得出來被診斷有了糖尿病一事,帶給他極大的衝擊。

上述情景不斷在新陳代謝科門診或衛教室出現,糖尿病能不能預防?有沒有跡象可以提早發現?如果真的得到糖尿病又該怎麼辦?這是很多病人都有的疑問。

吃得隨興動得少 第2型糖尿病來敲門

糖尿病控制差,引爆健康地雷 

根據統計,全世界共有4億2200萬人罹患糖尿病,還在持續增加中。在臺灣,目前被確診為糖尿病者約138萬人,並且平均每小時就有1個人因為糖尿病引起的相關疾病而死亡。罹患糖尿病,不僅攸關個人幸福,對家人來說,長期的疾病照護過程,也會造成有形無形的生理及心理負擔,所以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是非常重要的。 

要了解糖尿病是如何形成的,必須先為大家介紹一個很重要的角色:胰島素。胰島素是由胰臟的貝他細胞分泌,吃進去的食物被消化吸收後,轉化為葡萄糖,存在血液中,再經由胰島素的幫忙,讓葡萄糖可以被細胞充分利用。糖尿病患者由於身體的胰島素功能不足,調節失去平衡,葡萄糖無法被周邊的器官妥善利用,致使血管及神經等組織都如同浸泡在高濃度糖水中一般。

這種情況久了,就會傷害重要的器官,像是腦部血管產生變化而增加中風風險,眼睛視網膜出現病變而導致失明,心臟血管變化而發生心肌梗塞或心絞痛,腎臟病變影響腎臟過濾功能而最終需要洗腎,周邊神經變化而造成冷熱感覺異常或有刺痛、麻、觸電感等等。 

血糖若未穩定控制,可能引發上述全身性的合併症,這就是糖尿病最可怕的地方!

注意可疑症狀,血糖檢測必做 

糖尿病有不同的類型,包括第1型、第2型、妊娠糖尿病等。在老年時期,較常見的為第2型糖尿病,其原因為胰臟功能會隨著年齡而退化,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尤其若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肥胖、高血脂、高血壓、代謝症候群等問題者,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更高。但是隨著飲食的西化與精緻化,第2型糖尿病發生的年齡已越來越提早,不論老年人或青壯年都必須提高警覺。 

糖尿病典型的自覺症狀,主要為「三多一少」:多吃、多喝、多尿及體重減輕,或是感覺較為疲倦嗜睡,甚至視力模糊。但是,被診斷為糖尿病之前,很多人都是沒有症狀的,因此建議大家應不定期的接受血液篩檢或身體檢查。全民健保提供40歲以上民眾3年1次免費成人健檢,也是了解自己健康狀況很好的機會。如果空腹血糖超過126mg/ dl,再輔以其他檢查數據,如糖化血色素大於6,通常就會被確診為糖尿病。

飲食運動抒壓,多管道降血糖

萬一有了糖尿病,飲食及生活方式與 一般人沒有什麼不同,只是需要注意飲食份量,並且認識食物種類。像是南瓜、馬鈴薯、地瓜、山藥、芋頭、玉米等,這些吃起來口感較為鬆軟綿密的根莖類植物,都屬於澱粉類,食用過多易造成血糖上升。平常還應注意主食的份量,例如一餐盡量不超過8分滿的飯,若吃其他麵類或粥則不宜超過兩碗,如果還有吃到澱粉含量較高的其他食物,飯量就應再減少一些。烹調方式要避免油脂過多、油炸及過度調味。另外,水果對血糖也有明顯影響,一天攝取的水果不宜超過兩個拳頭(女生)大小,牛奶也是,一天不要超過1杯(約240c.c.)。 

上述為大略的飲食建議原則,如果需要更進一步的了解或加強血糖控制,應參考營養師的個別化建議,互相討論來調整。 

搭配運動對血糖控制會更有幫助,因為體重過重或血脂肪偏高,容易造成胰島素功能降低,產生所謂的胰島素阻抗,這對血糖控制極為不利。運動方式的選擇,要依照本身體能狀況而定,一般原則為每週至少運動3次,每次30分鐘,心跳要達到1分鐘130次。 

銀髮族的運動,應避免帶給膝蓋過大負擔,也不可過於激烈,以防止運動傷害,較為溫和的運動方式像是毛巾操、太極拳或游泳等,是比較適合的。如果有疑慮,最好先向醫師或運動治療師諮詢。 

影響血糖的原因還有情緒、壓力及生活作息等,因此壓力要有適當的抒解管道,不論是找朋友或家人訴說分享、出外踏青、閱讀、看電影,其至是好好的睡上一場覺,只要能釋放壓力,使情緒變得平靜,就是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糖友感受不一,調整心態面對 

我們在衛教時,常常聽到糖尿病友的分享,有人覺得糖尿病很麻煩,吃東西不能盡興,還要常常監測血糖及使用藥物,讓人生變苦了,說著說著,眼淚就流了下來;也有人說,監測血糖幫助他了解食物與血糖之間的關係,這讓他的人生變得更健康,並且全家人都跟著他改變,一起健康的吃也一起運動,感情更加融洽,說著說著,臉上露出了微笑。 

每位糖友的處境與面對疾病的態度都不太相同,我們將所知的糖尿病相關知識與他們分享,他們也將實際生活中的狀況或心得與我們討論,不管是甘是苦,最終的目標都是要讓生活過得更健康也更舒心。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161期

相關文章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