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Message

:::
2021/4/6

迎接空巢期 媽媽們要提早做好準備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精神醫學部 廖俊惠醫師

在1970年代就有學者定義「空巢期」為子女長大後全部離家,家中只剩父母的階段,就像幼鳥長大,可以自行飛行覓食,不再與父母同住一窩,巢中只剩老鳥的情形一樣。這是為人父母者必經的歷程。

迎接空巢期 媽媽們要提早做好準備

空巢期常與更年期連袂前來 

空巢期大多出現在中年,而這時也常是女性進入更年期的關口,除了要面對自己身體的老化,同時也要承受子女離開家庭而獨立的事實。國內有學者認為這個時期的成人會面臨個人、家庭及社會3方面的適應問題,學者楊錦登亦認為生活適應良好是個人對環境周遭人事物及個人在心理、情緒的行為,皆能處在良好的狀態中,並能增進自我能力、滿足感與自我實現,達成個人與環境之 間和諧的關係。 

有文獻認為若調適良好,值此階段的父母可以多留一些時間給自己,多關注自己的身體,維持生理及心理的健康,也可以讓自己有一些學習及成長。在家庭關係中,可與配偶多培養感情,其他還有提升工作成就及參與社會團體活動、向外擴展人際關係等。

必要時應尋求身心醫療協助 

精神疾病的發生及預後,通常與生物、心理與社會等因子息息相關,因此在空巢期的婦女不僅要小心是否會因為調適不良而引發精神疾病,也要注意是否會因為更年期的情緒症狀或潛在的精神疾病惡化而造成調適更加困難。 

女性到了中年以後,生理方面較為顯著的變化就是更年期,由於卵巢功能慢慢退化,荷爾蒙的分泌逐漸減少,容易出現熱潮紅、盜汗等身體不適,甚至會有情緒困擾,也就是所謂的更年期症候群。萬一察覺自己每天都在擔憂孩子的食衣住行,無法專注於其他方面,並且被這樣的心情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工作提不起勁,對過去感興趣的事情失去熱情,睡眠食慾也變得不好,就要小心是否有了憂鬱症或焦慮症等精神疾病,最好能及時尋求身心醫療的協助。

坦然迎接空巢期的3個面向 

以精神科門診一位女性患者為例,她受到憂鬱症的影響,一度嚴重到無法照顧自己,更不用說接受建議去適應空巢期的變化了,但經過治療加上各方面的調適,她最後不僅再去讀書以彌補年輕時未能完成學業的遺憾,還試著去工作以及參與社區活動擔任志工,生活相當充實。 

在此建議中年婦女要在認知及心境上提早為必然會來臨的空巢期預做準備,以減少突然的壓力。通常可以藉由閱讀相關書籍,幫助了解中年可能出現的生理及心理變化,以及透過他人經驗的協助來加強心理調適, 以減少因為不了解而產生的焦慮。

實務上

提早做好小孩長大離家的心理準備,例如教導小孩獨立的能力免得自己擔心,並與孩子建立聯絡模式。

生活上

提早檢視規劃自己的生活,免得照顧孩子的工作突然減少而一下子無所適從。

心態上

小孩離家後,只剩另一半與自己長相廝守,若能與配偶建立好的溝通聯結,互相扶持,夫妻關係會更為緊密,所以此時可將空巢期的危機視為轉機,重啟過去因為必須照顧孩子而暫停的規劃,穩健地邁向人生另一個里程。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178期

相關文章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