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Message

:::
2021/4/20

消化性潰瘍有隱患 飲食療法減輕不適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臨床營養科 吳素珍營養師

52歲的謝女士,因劇烈腹痛被送到本院急診室。家屬指出,她在腹痛發作之初,曾至診所就醫,醫師建議她到大醫院檢查,但她強忍了3天,直到症狀益發嚴重才決定掛急診。這時她已出現嘔吐與腹部瀰漫性壓痛,顯示有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腹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中空器官穿孔,懷疑是消化性潰瘍或缺血性腸道疾病,經緊急手術確診為十二指腸消化性潰瘍合併穿孔導致腹膜炎,住進重症加護病房,經過3個月的照護與治療,終於康復出院。

消化性潰瘍有隱患 飲食療法減輕不適

謝女士因為一時輕忽,使得消化性潰瘍演變成嚴重穿孔及腹膜炎,甚至差點喪命。消化性潰瘍是現代社會常見的文明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上腹疼痛的經驗,但往往只是隨意吞個胃藥或止痛藥,疼痛一緩解就不管它了。看了謝女士的遭遇,大家還能漠視它潛在的危險嗎?

消化性潰瘍最怕引起併發症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慢性發展性的疾病,由於腸胃道黏膜損傷而失去保護作用,其併發症(糜爛、出血和穿孔)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據統計,消化性潰瘍出現在十二指腸和胃臟的比例最高,好發年齡層為30-60歲,但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發生。種族之間也會有所差異,在非洲,黑人發生十二指腸潰瘍是很罕見的,但在美國,黑人的發病率和白人相同。在性別方面,男性的發生率較高。在臺灣,此病相當常見,根據2011年《世界腸胃疾病》期刊(World J Gastroenterol)的統計,臺灣人發生無症狀消化性潰瘍的盛行率是9.4%。

造成消化性潰瘍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壓力過大、生活緊張、憂鬱、悲傷或飲食習慣不良(如:暴飲暴食,偏食,酒精、尼古丁、茶、咖啡、檳榔或辛辣食物過量)等,這些因素會抑制或減少黏液和碳酸氫鹽的分泌,並且增加胃酸分泌。另外,遺傳因素也可能影響,如果父母患有十二指腸潰瘍,子女罹患潰瘍的機率比其他人高3倍。過去的研究也發現,長期使用抗發炎藥物(非類固醇類消炎藥)、阿斯匹靈或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都和消化性潰瘍有極大關聯。

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的疼痛差異

消化性潰瘍可分為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兩者疼痛的症狀不太一樣,簡單區分如下:

症狀比較

胃潰瘍

十二指腸潰瘍

疼痛部位

上腹

上腹

進食對疼痛的影響

進食偶而會加重疼痛

飢餓時會加重疼痛

消化性潰瘍的診斷方式包括內視鏡檢查和幽門螺旋桿菌試驗,又以內視鏡檢查最為準確。若已確診為消化性潰瘍,患者必須調整生活作息、適度運動、減輕壓力、三餐定時定量、不過度飲酒及不攝取刺激性食物,並且依照醫師指示按時服藥治療,才能避免併發症。

適當的營養治療可促進潰瘍癒合

飲食及營養對消化性潰瘍的治療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適當的飲食可以保護胃腸黏膜、改善消化、緩解疼痛和維持足夠的營養。

1993年,Marotta和Floch等學者研究消化性潰瘍的營養飲食,認為患者的熱量需求應該和健康的人一樣,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的50-60%,蛋白質占10-15%,脂肪占25-30%。但學者Reis認為熱量攝取應根據患者的需要加以調整,因此建議在急性期的蛋白質攝取量最好是每天每公斤體重1.2公克,到了恢復期則改為每天每公斤體重1.5公克;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也應調整到適合病人的需要,但要減少蔗糖的攝取,以避免蔗糖在腸胃道發酵;在脂肪部分,不建議給予飽和脂肪。

消化性潰瘍的治療過程中,除了注意蛋白質的攝取,還要有特定的微量營養素,例如鋅、硒。鋅對維持免疫系統功能極為重要,能促進潰瘍癒合;硒可以減少感染與併發症,亦可促進潰瘍癒合。另外,維生素A曾被當作補充劑,必須注意的是,高劑量的維生素A非但無法促進潰瘍癒合,攝取過量還可能造成毒性傷害

與消化性潰瘍相關的各項研究

 纖維與消化性潰瘍 

纖維在生物體中會產生不同的生理效應與化學性質。蘋果、燕麥和水梨的可溶性纖維可以增加腸內黏度;不溶性纖維(全穀物、麥片、亞麻籽)可以增加糞便體積並促進排便。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消化性潰瘍患者每天必須攝取適量纖維,因為纖維可以降低膽汁濃度,減少胃腸不適和疼痛。

 益生菌與消化性潰瘍 

在益生菌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的研究中發現,益生菌對改善胃炎和消化性潰瘍有重要功效,它能減少與抗生素有關的副作用,以及增加幽門螺旋桿菌的消除率,亦有助於改善消化不良。

 制酸劑與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患者因為長期使用制酸劑,常導致維生素B12缺乏,缺乏維生素B12易引發巨大細胞性貧血。根據統計,80-90%缺乏維生素B12的人,如果不及時補充,還容易出現神經系統疾病。因此,患者必須充分攝取維生素B12,建議量為每天2.4微克,動物性食物如牛奶、肉、蛋都是維生素B12的良好來源。

長期使用制酸劑會減少鐵的吸收,導致缺鐵性貧血。如果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由於幽門螺桿菌不斷孳生,體內對鐵的需求上升,也可能導致鐵的失衡。建議患者每天攝取45毫克的鐵,肉類是鐵的主要來源,若伴隨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或果汁,可以增強鐵的吸收。

 替代治療和消化性潰瘍 

以植物作為消化性潰瘍新藥源的潛力,仍然需要進行大型研究,傳統藥用植物的有效性與安全性也仍然有很大的比例未獲研究證實。此外,Mentz和Schenke等學者針對紫草科植物(雛菊)所做評估,除了證實它對消化性潰瘍沒有治療功效之外,還可能因其含有生物鹼,具肝毒性作用而對人體有害,因此不建議人們將功效不明的替代療法用於消化性潰瘍的治療或預防復發。

消化性潰瘍的食物選擇建議

透過這次照顧患者謝女士的經驗,深感平日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均衡飲食、適度運動適度休閒與放鬆壓力,都是預防消化性潰瘍的不二法門一旦罹患消化性潰瘍,除了藥物治療以外,平日也可選擇上列表格中建議的「可食用」食物來緩解不適喔!

參考資料:

1.臨床營養學 合記圖書出版社

2.2014;27(4):298-302 Nutritional care in peptic ulcer

3.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1 March 7; 17(9): 1199-1203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asymptomatic peptic ulcer disease in Taiwan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182期

相關文章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