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Message

:::
2022/3/11

一文看懂兒童異位性皮膚炎 紫雲膏、黃連膏有效嗎?

文.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兒科 王婕醫師

「醫師,小花的皮膚狀況一直好不了,尤其在手窩腳窩的地方,整天抓抓抓,到了晚上更是癢到受不了,睡都睡不好,這樣的情形已經持續半年多了,天氣熱時皮膚好紅、甚至有些濕濕的組織液流出,天氣冷的時候又粗粗乾乾的、癢得更厲害,哎,這該怎麼辦呢?」小花媽媽心疼的說到。坐在診間一旁的小花,手又不自覺地抓來抓去,就像是一隻小毛蟲一樣扭動著身軀……

一文看懂兒童異位性皮膚炎 紫雲膏、黃連膏有效嗎?

今年幼稚園小班的小花,已被醫師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四肢、頸部都有一片片的紅疹,分布範圍大,皮膚更是搔癢的厲害,有時候病灶甚至是「體無完膚」的狀態,讓身為照護者的小花爸媽看了好心疼自責、心力交瘁。

像小花這樣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近年來在台灣越來越多,根據最新的跨國性研究資料,2019年台灣兒童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為11.3%,近半世紀盛行率與日俱增,成長了約10倍,為兒童常見的過敏疾病之一,屬於過敏進行曲(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過敏性鼻炎)當中的第一部曲。大部分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從嬰兒時期開始發病,據統計,大約80%的病人在5歲前會出現症狀,臨床特徵為明顯的搔癢且反覆發作,而皮膚病灶的分佈與表現大多會隨著年齡與疾病的進展而變化,像是嬰兒時期大多呈現急性表現,以紅疹伴隨滲液為主,較常出現在面部、頭皮、頸部、軀幹和四肢伸側等與外界環境接觸之處,較大的孩童病灶常出現在耳垂、手窩膝窩等皮膚皺褶的地方,反覆地搔抓則會出現破皮脫屑的亞急性甚至是乾燥增厚、苔蘚化的慢性病灶表現,而在異位性皮膚炎的病人身上常常同時可見複合性的皮膚狀況,如慢性期同時合併急性惡化病灶。 

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機轉複雜,包含異位性體質的基因遺傳、多重環境因素(如過敏原、金黃色葡萄球菌、溫度濕度變化、化學刺激物與精神壓力等)、免疫功能失調、以及皮膚屏障缺陷。近年來,越來越多學者強調「皮膚屏障功能缺陷」在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成因中占非常關鍵的角色,如同皮膚這個城牆堡壘結構建構地不夠穩固,使得外部的刺激物如過敏原及化學物質穿透皮膚,造成皮膚產生發炎反應,也同時使得皮膚裡的水分向外流失,形成乾燥又脆弱的皮膚狀況。故異位性皮膚炎的「基礎治療」非常重要,即是要維持皮膚的完整性,必須規則使用「保濕劑」將皮膚如同「斷垣殘壁」的屏障缺陷適當的填補,並且避免刺激物;治療藥物包含局部使用的類固醇、免疫抑制劑,並配合口服抗組織胺以達止癢效果,若有合併感染時則須搭配使用抗生素治療;針對重度以上的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可考慮使用系統性免疫調節劑、口服類固醇、光照治療或是施打生物製劑。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研究證實中醫藥的介入可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的嚴重程度並能降階現有的治療藥物,以減少長期局部塗抹類固醇造成的皮膚萎縮或血管擴張等的副作用,並降低反覆發作的機會。以中醫觀點而言,異位性皮膚炎致病機轉以脾虛濕滯為本、風濕熱邪為標。多為先天胎中蘊熱,後天飲食失調,脾濕內生,再外感風、濕、熱邪,浸淫肌膚而發病;若病情反復發作、遷延日久,則會耗血傷陰,而使肌膚失養、血虛風燥。中醫會根據皮膚局部病灶加以辨證並處方用藥,包含搔癢明顯可祛風散邪、滲出液多可燥濕利濕、膚疹紅熱可清熱解毒、膚暗結痂伴乾燥脫屑能養血潤燥、活血化瘀等。針對困難服藥或是皮膚病灶較為嚴重的的孩子,中醫也有許多外治方式可搭配使用,包括讓孩子使用中藥藥浴泡澡、局部塗抹的中藥藥膏(乾燥脫屑的皮疹可使用滋潤皮膚的紫雲膏、紅熱的皮疹可使用清熱解毒的黃連膏或苦參膏),或是針對滲出物的傷口可使用三黃粉以收斂組織液皆是不錯的治療選擇。

乾燥脫屑的皮疹可使用滋潤皮膚的紫雲膏、紅熱的皮疹可使用清熱解毒的黃連膏或苦參膏乾燥脫屑的皮疹可使用滋潤皮膚的紫雲膏、紅熱的皮疹可使用清熱解毒的黃連膏或苦參膏。圖/王婕中醫師提供

正確的皮膚照護、環境與飲食控制是治療異位性皮膚炎非常重要的環節,建議如下,良好正確的居家皮膚保養與照護才能幫助異位性皮膚炎孩童找回美麗完整的皮膚、重拾健康快樂的生活。 

皮膚基礎照護

保濕:

  1. 選擇無防腐劑及香味的皮膚保濕劑,依皮膚狀況與乾燥程度選用如油膏、乳霜、乳液等(越後者水分比例較高,封閉性較為不足,較無法長時間維持保濕效果,需提高擦拭頻率)。
  2. 每日至少使用2次以上的保濕劑,「厚塗」以維持皮膚的完整性與減少皮膚水份的散失,且視皮膚乾燥程度、溫濕度等調整補充頻率。

清潔:

  1. 清水清潔,注意水溫不可太高(約等於體溫或稍低於體溫)
  2. 避免使用肥皂(含手工皂、母乳皂等),或含有香精、防腐劑等刺激性的沐浴產品。
  3. 異位性皮膚炎病童皮膚上有過量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存在,故仍須每天清潔,雙手指甲修短,配合抗菌洗手乳局部清洗。

穿著:

  1. 應穿著棉質透氣之衣物,避免刷毛、毛衣或過於緊身(如發熱衣)的衣著,減少摩擦與悶熱;秋冬可考慮洋蔥式穿搭。
  2. 衣物穿著後可使用漂白水稍加浸泡,減少身上帶菌量。

減少搔抓:

  1. 異位性皮膚炎有明顯的「癢抓循環」,即癢而搔抓造成的機械性傷害會促使皮膚發炎加劇,使得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灶惡化。
  2. 若搔癢明顯,可透過物理性方式減少癢感,如冰敷、沖水或是塗抹冰鎮後的乳液等。

環境控制:

  1. 避免吸入性過敏原,定期清掃家中環境以減少灰塵,或使用空氣清淨機。
  2. 每周以大於55之℃熱水清洗枕頭、被套、寢具,床上不宜擺放絨毛玩具。
  3. 居家控制濕度於50%左右為宜;環境溫度不宜過度悶熱,並減少曝曬太陽,如夏天潮濕悶熱,若有汗水可用濕毛巾拭去,吹冷氣或冬天低溫乾燥時則需適時補充保濕劑。

飲食禁忌:

  1. 吃食物的原型,少吃加工食品與重調味食物,如零食、油炸物、巧克力、咖哩、薯條等;烹調方式宜清淡,以水煮、蒸煮為主。
  2. 少吃冰冷食物,特別是在皮膚滲出物多時。
  3. 養成記錄飲食日記,可推知什麼食物會造成皮膚症狀加重,繼而短時間避免食用。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相關文章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