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Message

:::
2022/5/11

痛經別再來! 子宮內膜異位症之當代中西治療

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婦科 許雅鈐醫師

痛經別再來! 子宮內膜異位症之當代中西治療

什麼是「子宮內膜異位症」? 
嚴重可能造成休克、不孕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慢性發炎的疾病, 起因是子宮內膜組織隨著經血逆流,跑到子宮腔以外的部位[註1],若跑入卵巢造成經血累積,就會變成「巧克力囊腫(Chocolate Cyst)」,累積在子宮肌肉層則會變成「子宮肌腺症(Adenomyosis)」。發生的高峰期在25∼45歲的女性[註2],經研究調查,台灣女性因檢查檢驗方式不同而有1∼30%不等的盛行率。 

子宮內膜異位症之發病機轉至今仍眾說紛紜,較為常見的原因主要認為與賀爾蒙、免疫因子、基因相關[註3]。根據歐洲生殖醫學會(European Society of Human Reproduction and Embryology, ESHRE)統計,常見的症狀包括劇烈痛經、腹部下墜感、不斷腹瀉,嚴重時也可能造成休克,而內膜異位也會導致30∼50%的女性不孕,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疾病 [註4]。 

臨床症狀多變如何診斷? 
經內視鏡檢查為保險做法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臨床症狀多變,上述的症狀在某些病人身上也可能完全沒發生,因此無法單由症狀診斷。臨床常用抽血檢驗CA-125做為參考,進一步幫助判斷是否有子宮內膜異位症,CA-125雖然對此疾病的敏感度很高,但若有卵巢或子宮相關癌症、腸胃道的癌症,甚至是抽血時正值生理期,都可能讓數值升高,因此在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症上的專一性並不夠高。目前,歐洲生殖醫學會(ESHRE)建議,經內視鏡檢查子宮卵巢狀態,可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在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症也是較為保險的做法[註4]。 

由於子宮內膜每個月規律的受到女性荷爾蒙刺激而增厚、剝落,因此,也會使異位到子宮腔外的內膜每個月經歷增厚剝落,造成病人循環不斷的發生症狀。目前西醫對於此症的常用藥有3種:1.異位寧(Visanne),可抑制子宮內膜細胞的雌激素接受器,以減少子宮內膜生長並使其萎縮;2.佑汝(Gestrin),雄性素的類似物可抑制雌激素的分泌,讓子宮內膜不會收到刺激生長;3.柳菩林(Leuprorelin),抑制腦下垂體功能,降低雌激素濃度,以抑制子宮內膜增生。藉由藥物的幫忙,可以讓子宮處於「休息狀態」 而免於每個月的苦難[註5]。 

中醫以活血化瘀為治療主軸 
可輔助降低西藥副作用 

子宮內膜異位症在中醫屬於「癥瘕」 (音同「徵假」)的範疇,中醫大老張景岳曾說道:「月經血動若有餘血未清,則會形成瘀血堆積成癥或瘕,此為婦女特有的疾病。」因此,在中醫治療上總脫離不了「血瘀」這個主題,以活血化瘀為基底,搭配月經週期療法來調理體質,緩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同時也能讓經期恢復正常[註6]。 

名老中醫張玉珍則主張,子宮內膜異位症造成的不孕是腎虛血瘀造成,以補腎活血化瘀為治療主軸,可用五子衍宗丸合四物湯做加減治療[註7]。平時於經前、經來期間,可按摩或熱敷氣海、關元、子宮等盆腔周圍的穴位(見圖1至圖3),一方面可促進盆腔血液循環,亦能緩解痛經不適。 

平時於經前、經來期間,可按摩或熱敷氣海、關元、子宮等穴位促進血液循環,亦能緩解痛經。(圖/許雅鈐提供)

西藥治療雖然可有效降低內膜增生及刺激,但也帶來乳房脹痛、體重上升,或是停經症狀等副作用,中醫可作為搭配輔助治療,不但可降低西藥造成的副作用,也能讓療效更佳,可作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病人的另 一個治療選擇。 

註1: Chapron, C., et al., Rethinking mechanism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endometriosis. Nat Rev Endocrinol, 2019. 15(11) : p. 666-682. 

註2: Teng, S.W., et al., Women with endometriosis have higher comorbidities: Analysis of domestic data in Taiwan. J Chin Med Assoc, 2016. 79(11) : p. 577-582. 

註3: Zheng, W., et al., Anti-Angiogenic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osis: A Review of Potential Molecular Mechanisms.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8. 2018: p. 4128984. 

註4: Dunselman, G.A., et al., ESHRE guideline: management of women with endometriosis. Hum Reprod, 2014. 29(3) : p. 400-12. 

註5: Falcone, T. and R. Flyckt, Clinical Management of Endometriosis. Obstet Gynecol, 2018. 131(3) : p. 557- 571. 

註6:中醫婦科學,羅元愷主編,知音出版社,台北 (2006/05/01) 

註7:張玉珍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體會,王美霞,浙江 中醫藥大學附屬溫州中西醫結合醫院,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4年02期 p.139-141.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205期

相關文章

至頂